不少同学都遇到过这样的困境: 上课听懂了,下课会做了,偏偏考试的时候出错了!一些题考场上不会做,出了考场就明白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困境?该如何解决呢?一起来看~ 上课听懂了,作业会做了, 考试出错了为什么?怎么办? 这样的一个问题,也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为什么平时能听懂也会做,但是一上考场就错了呢? “听懂了”容易,因为老师讲的是普通话,再加上老师们大都会采用“通俗易懂、潜移默化、循序渐进、深入浅出”等等的教学艺术,听懂不是难事,因此学生和老师首先都要确信一点——没有听不懂的学生。 “听懂而不会”是缺乏思考和动手能力,是思维上的欠缺而不是能力上的不足。 思维上的欠缺指的是对问题思考的主动性不足,不善于分析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联性。 作业一般相对都比较简单,考察的一般是单个章节、单个板块的知识点,作业会做了,只能说明自身的短期记忆与天生的模仿是没有问题的。 作业会做了,考试不会,说明的是长期记忆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对多知识点的相互结合与贯通掌握得不够熟练。 其实很多人考试题目往往只是卡在某一步骤。只要这一步骤通顺了,后面都会做。考试时由于时间有限,大家做题时容易只朝一个方向去思考,钻了牛角尖,导致不会做。 解决方法其实并不难,就是要主动思考,积极动手,改变观念。平时多思考试题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联性。 多花费一些时间“看”题,看每个步骤之间的思维转变,步骤与步骤之间是如何产生推导的,揣摩解决问题的方向是什么。 还要学会逆向推导的思维:要想获得什么结论,前提条件是什么。 要想解决听懂不会做的问题,就得明白原因,要想解决这些“原因”,我们应该要始终本着从题目出发,思考题目的问题和条件,而不是无目的的思索。 考场上不会做, 一出考场就明白为什么?怎么办? 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考试很容易引起紧张,严重的甚至会出现肠胃不调或者失眠的现象。 心理学研究表明,有些人处于紧张状态时,大脑原有的信息输出就会产生障碍,思维和记忆都会受到影响。 所以考试时,一看到题就不会做。出考场后,紧张消除了,大脑也清楚了,记忆也恢复了,思维也活跃了,于是,考试时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就可能瞬间会做了。 要改变这一状况,一个有效的办法是,考试时,不要把考试看得太重,把考试当作平时练习来看待;平常练习时,把它当做考试,让自己紧张起来,训练自己的心态。 在考试的前一天不要使劲地背书,越使劲背书,越容易有压力,可以适当的听听音乐,远眺,减轻压力。 其次,要避免强科怕输、弱科胆怯的心理,可以在心里自问自答:“既然数学是你的强项为什么还要紧张呢?”“害怕有用吗?有时间、有精力害怕,不如多想想怎么解题!” |
在线客服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