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同学们即将迎来寒假,有的同学想放假终于可以休息了,殊不知假期才是弯道超车的好时机!下文汇总整理了一些学霸们的寒假规划及学习方法,以及高一、高二、高三不同阶段寒假复习攻略,各位同学重点参考,家长记得转给孩子! 我们先来看看之前网上很火的一张图,高考状元VS普通学生,他们的寒假时间规划差在哪里?一位毕业于衡水中学,就读于北京大学的同学,她的假期时间表是这样安排的:不难发现,学霸们的假期作息时间和在学校时差不多,这是要保证自己的生物钟不会被寒假打乱。高中是通往大学“象牙塔”的必经之路!高一、高二、高三只有步步为营,走好这阶段的每一步,才更有希望走进心仪神往的“梦想高校”。高中寒假一般是一两周到一个月不等,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重点任务不同: 主要任务:结束一学期紧张的学习和考试,身心还没有完全放松下来,刚刚学习的知识印象还比较深,写寒假作业效率最高。这一阶段,应该重点完成大部分的寒假作业,同时多做一些与学习有关的安排,如看书、学英语,有机会也可以多参加一些实践活动。主要任务:春节期间,最重要当然是过年了,这个阶段可以好好玩,放松心情。但对于寒假时间超短的高三同学来说,这个时间一般要调整到除夕—大年初三啦。主要任务:开学前最后一段时间,尽快收心,回归上学状态。一方面完成剩余的寒假作业,调整作息时间,调节情绪,另一方面准备新学期用品,预习新学期学习内容,为开学做好准备。原则一:计划不要脱离学习的实际,目标不能定得太高或太低需要考虑以下因素:①知识、能力的实际;②“缺欠”的实际;③时间的实际;④教学进度的实际。原则二:计划要突出重点,不要平均使用力量。一是指自己学习中的弱科或成绩不理想的课程或某些薄弱点。二是指知识体系中的重点内容。订计划时,一定要集中时间,集中精力保证重点。原则三:安排好常规学习时间和假期作业时间,学习和体育活动要交替安排。安排科目时,文科、理科的学习要错开,相近的学习内容不要集中在一起学习。既不要睡懒觉,也不要开夜车。若有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千万不要死抠或置之不理,可以打电话请教一下老师或同学。原则四:检查计划是否按时完成也很重要。计划中的学习任务是否完成?是否基本按计划去做?学习效果如何?要总结得失,找出偏差,分析原因,以利改进。从而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自我激励、自我调整。一口气把所有作业都做完是好事吗?一次性把作业搞定只是一时的痛快,却有可能会造成一个学期的痛。老师布置的是一个寒假的作业量,这需要同学们根据自己的计划来完成,是希望同学们不会因为假期娱乐影响学习状态。建议:把作业分量分时间做好计划,每天学习一些,让自己保持一个好的学习状态,保证成绩不下滑。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高三学生身上,一年级和二年级的积累让你找到了自己的优势学科,复习和做题都比较轻松,你喜欢这种舒适感,所以对于那些艰涩难懂又毫无兴趣的弱势科目直接忽略。这种学习方法的后果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优势学科不一定提高,但弱势学科一定会更弱。寒假的时间完全可以用来克服自己的弱点,让自己的优点越来越多。建议:推荐每个学科平均分配学习时间,顾全大局的情况下,在计划之外将自己的弱势科目补习一下,一个假期过后,你将会发现虽然还会有强弱科目的区别,但是整体实力已经大大增强。对于高三生来讲,这一点更要注意,喜欢的科目可以做提高训练,弱势科目多补习基础,额外的时间用来提高弱势科目的做题能力。很多同学把寒假拿来巩固基础,这一决定相当正确,但是要注意千万不要只顾背书,不去思考也不去理解,最终后果是扫了一遍课本却完全没有任何提高,因为在不思考不理解的基础上是很难有提高的,就连加深记忆也无法完全做到。建议:思考可以帮助理解,更可以提升记忆效果。因此,希望大家在看书的同时,自己多思考,多总结,最好能够建立自己的知识框架,这才是真能能够巩固基础的好办法。在复习的时候,手上必备一只笔,多写、多划、多总结。你是不是拿着课本,看着看着干别的事去了……很多学习好的同学是因为基础好,所以寒假一到来,这一类优等生更多地把时间用在了做题上,但是做题有一个忌讳就是:只做题不归纳总结。建议:同学们建立自己的错题本或者归纳本,对于题型新颖、常见、重点的可以分类归纳,解题思路与方法也可以一并总结起来,可以帮助整理思路,考试时节省思考时间。哲学上有句话叫做:“人总是容易被同一块石头绊倒。”思维定式会让同学们经常重复犯同一类型错误,因此建立错题本很有必要,总结归纳会让你加深记忆,对易错点加强警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