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每年的3月中旬之后,高考命题人员就开始遴选、确定,4月底、5月初高考命题工作正式开展。正式命题大概持续半个月左右,剩余半个月用来微调和印刷。 牵动千万考生心情和命运的高考试题,到底是谁命制的? 高考试题的命制又是怎样的过程?命题要求和命题原则都有哪些呢? 今天将带着大家一起,揭开 2024年高考的神秘面纱! 很多考生和家长关心:2024年高考难度会比往年大吗? 根据网上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为1353万,比2023年多出62万人,再次创下历史新高! 令人瞩目的是,这其中还有大约413万的复读生(占高考人数的三分之一),而2024年本科录取名额预计为450万,仅比复读生人数多了37万。 2024年高考人数再创新高,录取名额却趋于平稳,大约有2/3的考生与本科无缘。 考生不仅要和应届生竞争,还要和三分之一的复读生竞争高考学额,升学压力更大了。 同时,2024年,对于部分省份(第5批高考改革的8个省份)而言,是最后一年实施老高考方案。 这意味着这些省份的考生将面临着一个特殊的考试环境——既要适应老高考模式下的知识结构和考试要求,又要为即将到来的新高考做好充分准备。这种过渡状态无疑增加了考生的心理压力和备考难度。 然而,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为考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机会。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备考策略,既可以利用老高考的经验和优势,也可以提前了解和适应新高考的变化和要求。 命题前的准备工作 考试中心有一个命题专家库,里面存储着适合命题的专家、教师的资料。一般为了保持高考命题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命题者几年才会大规模更换一批。 高考命题人主要由三个群体组成:相关学科大学教授、高中教师和教学研究人员。三者的比例依次递减,即大学教授占比最大,各科命题组组长一般都为大学教授。 这是因为高考的一大主要功能是为高校选拔人才。 在高考命题组里,除了临时从全国各地抽调来的教授、专家,还有考试中心的工作人员。他们中最重要的,就是各个学科的学科秘书。每年除了命题,这些学科秘书的主要任务是调研高考试题的各种反馈,协助拟写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在命题期间,他们是命题老师的指导员、参谋员,起到的是 “科学把关人” 的作用。尽管不负责具体出题,但学科秘书一直被业界称为高考试题的 “灵魂人物”。 高考命题人如何选拔?可简单描述为一优三非。 一优:即在行业内非常优秀,高校老师一般是正教授和博导,高中在职教师和学科教学研究者一般是有长期教学经验或研究经验的特、高级教师。 一非:教师不能是当年的高三任课教师。 因为每位教师的教学都有自己的侧重和偏好,这种偏好会体现在他的教学与命题中,而且自己的学生当年参加高考,存在一定利益冲突。 二非:不能是当年考生的父母或直系亲属。 三非:未参与过高考补习、辅导、讲座、编写复习资料备考资料等工作。 命题进行时 高考命题的第一步是 “预命题”,也就是请命题专家们充分发挥聪明才智,把自己想出的考题写出来。
试题初稿出来后,还会组织专家集体讨论、研磨试题,聘请外部学科专家评审试题,以及合理预估试题的难度。
高考试题的科学性要求是:试题素材、考查方式正确,试题难度、测量指标合理; 高考试题的规范性要求是:文字、图表、符号、公式、分数等基本信息准确无误,试卷格式、试题序号、指导语等试卷规范符合要求; 高考试题的准确性要求是:试卷整体质量过关,在保证单个试题质量的基础上,整份试卷的测量功能,包括内容分布、能力结构、难易程度、考试效果等,都符合预期要求; 高考试题的公平性要求是:确保不会因为考生的性别、地域、种族、民族、宗教信仰等因素使考试结果产生偏差。 命题坚持一定原则 1.以教材及大纲为准:每一道题,一定要在考纲上有相应的考点对应。题意、描述、问题、解答,哪怕是字母顺序一个符号一个标点,要能够在教材处找到援引。
热门文章 在线客服 ![]() 微信公众号 ![]() |